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

中國中冶8.2億 購西半山地

中國中冶8.2億 購西半山地
冀拓港業務 可建5萬呎樓面

中資積極進駐本港地產市場,金朝陽(00878)早前以8.2億元沽出西半山摩羅廟街地皮,消息稱,買家為中國中冶(01618),冀拓展在港業務。

金朝陽本月中以8.2億元,售出摩羅廟街14至18號住宅地盤。據悉由中資財團購入,市場消息指,新買家料為中國中冶。中冶以工程承建商為本業,多項業務中以房地產業務利潤最高,近年更投資香港、新加坡等境外地產市場。

中冶曾斥5億 首投得官地

2011年,中冶收購西環南里4至14號舊樓,原作集團首個香港住宅發展項目,而翌年中冶把地盤以3.2億元轉售予新世界(00017),獲利約7,000萬元,及後新世界把地盤發展成EIGHT SOUTH LANE。另外,中冶亦有競投住宅地皮,2013年以5億元,投得荃灣西青龍頭限量地,樓面地價3,788元,屬該集團首度投得官地,市場估計,項目總投資額將達10.81億元,每平方呎投資額為7,443元。

摩羅廟街14至18號住宅地盤面積約6,000餘平方呎,可重建樓面近5萬平方呎,樓面呎價約1.64萬元。該地早於2012年,獲屋宇署批准興建1座27層商住物業,總樓面約4.96萬方呎,現時為在建中地盤。金朝陽用3年時間完成地基工程,預計新買家可在短時間內起樓。

內地發展商近年積極在港尋找投資機會,除了投標競投官地外,亦有在私人市場購入地盤,如2014年萬科以8.6億元,向金朝陽收購灣仔聯發街商住項目,樓面呎價約1.36萬元。

28 June 2016

經濟日報

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5大發展商趨保守 年半僅買12地 只佔批地總數42% 涉655萬呎商住樓面

中資財團攻港搶地,本地財團相對保守。5大發展商過去一年半只投得12幅用地,佔批出用地的42%,涉約655萬平方呎商住樓面,擬建逾8,000伙,料續採策略性投地。

政府、港鐵及市建局由去年至今批出28幅地皮(不包括流標的元朗凹頭地皮及待公布結果的大角咀杉樹街重建項目),據本報統計,本地5大發展商長實地產、新地、新世界、恒地及信置,僅奪12幅地皮,當中9幅為住宅用地,3幅為商業及商貿地皮。

9幅住宅地 擬建逾8千伙

政府年半內批出地皮主要位於新界區。而5大發展商投得的用地數量上雖然不多,但由於地皮規模較大,估計可建約8,086伙,住宅樓面約582萬平方呎,另亦增加73萬平方呎商業樓面儲備。

隨市道回落,本地發展商出價態度審慎,內房近年急速發展,中資財團累積大量資本,敢於獨資積極投地,港地競爭明顯趨向激烈。5大發展商即使想趁市道轉差「伺低吸地」,難度大增。

本地大財團投地趨保守,改為策略性部署,重點吸納一些已有發展項目的區域。為元朗及天水圍為大地主的新地,年半內投得7塊用地,投資額逾400億元,近一半位於新界西北。新地去年連摘西鐵元朗站及天水圍天榮站港鐵項目發展權,計及南昌站項目,已囊括新界西北3個大型鐵路住宅地。加上天水圍兩幅大型濕地公園用地,區內持有至少20個盤,提供2.5萬伙,穩坐區內霸主地位。

集團同時亦積極吸商業用地,今年5月又以3.501億元奪得葵涌葵涌道商貿地,樓面地價6,039元呎創新界商貿地價新高。

青睞鐵路上蓋 拓新界版圖

另5大發展商對一些具發展潛力的用地,出價亦顯得進取,並對鐵路上蓋「情有獨鍾」。如持有將軍澳日出康城1至3期的長實地產,去年「再下一城」取得第8期發展權,力守康城地主之位。

新世界前年亦獨資投得大圍站上蓋項目,及持有的車公廟站項目(現為溱岸8號),繼續拓展大圍一帶版圖。

大埔白石角及馬鞍山白石為近年新界供應庫之一,5大發展商爭相進駐。恒地及新世界打造「迎海」系列,長實地產及新地亦有發展項目。信置連奪多幅大埔白石角地,已發展成天賦海灣及逸瓏灣,又力搶西貢及離島等偏遠地皮。

14 June 2016

經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