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

靚地仍流標 成也位置敗也位置?

靚地仍流標 成也位置敗也位置?


 地產版 2019/01/31 


     


啟德首幅跑道區商業/酒店地,雖然屬臨海地段,但最終仍流標收場。分析流標背後兩大原因,包括郵輪碼頭一帶的酒店發展未成形,加上地皮投資額大、回報期長。

啟德第4C區5號地皮的流標,可以說是「成也位置,敗也位置」,雖然地皮屬於臨海地段,擁有景觀優勢,但同時跑道區的位置亦遠離啟德區的交通及商業配套,作為辦公室或零售發展亦不太便利。
至於地皮賣地章程規定,在總樓面面積61.2萬平方呎之中,至少3成或18.4萬平方呎須作酒店樓面,酒店比例最多更可達一半或涉30.6萬平方呎,可見地皮酒店元素不低。
碼頭發展滯後 影響出價
雖然地皮鄰近啟德郵輪碼頭,本來可以配合旅遊業發展,但可惜的是郵輪碼頭多年來發展滯後,如審計署便曾批評郵輪碼頭停靠率低,甚至有指碼頭商業的出租率頗低,均可見郵輪碼頭的發展仍未成熟,發展商憂慮成為「開荒牛」,故此投地時出價亦較為保守。
其次,第4C區5號地皮市場估值達79億至95億元,屬於過百億元的投資,發展商競投的出價固然會較為審慎,加上賣地條款設有多個限制,包括禁止分拆出售,換句話,發展商無法短期內拆售商業樓面,以達至資金回籠。
投資成本高 回報期料長
而另一方面,地契規定至少3成樓面作酒店發展,但酒店營運成本高,發展商要達至項目回報,所需要的時間亦會更長,亦將會影響到其投地的出價較為審慎。

撰文 : 余敏欽

31 Jan 2019

經濟日報

啟德跑道商地流標 9標書未到價

啟德跑道商地流標 9標書未到價


財團質疑高地價政策 政府:不就出價揣測

 地產版 2019/01/31 


     


啟德跑道區首幅商業地流標,9份標書全部標價未達政府底價而收回,為1995年後24年來首幅流標政府商業地。有入標財團質疑政府高地價政策,而測量師下調區內商業地估值10%。

第4C區5號屬臨海商業及酒店地,位於跑道區末端、比鄰郵輪碼頭,屬跑道區首幅推出的商業/酒店地,可建樓面61.2萬平方呎計,規劃最少3成、最多一半樓面須作酒店發展,預計可提供340至570間客房。
項目上周五(25日)截標,並接獲9份標書,包括新地(00016)、長實(01113)、嘉華國際(00173)、信置(00083)、九龍倉置業(01997)、鷹君(00041)、建灝、遠展(00035)、及利福(01212),全部獨資入標。
政府商業地流標 24年首幅
雖然地政總署昨日公布,因為9份標書標價均未達政府底價,故此不會出售該地皮,成為自1995年九龍灣常怡道工商業用地後,近24年首幅流標的政府工商業用地。
有份入標的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指:「項目有多達9組財團入標競投,無理由均不到價。」認為流標是政府高地價政策所致。他強調,集團按照市價出價,亦希望政府能跟貼市價去計數。
至於另一家入標財團嘉華國際,集團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經理(香港地產)溫偉明則指,流標反映發展商與政府的看法有落差。他認為,地皮屬於優質地皮,商業發展需時,如郵輪碼頭發展多年,但客運量及商業發展仍在初步階段,因此發展商對投資回報期的估算,卻與政府有落差。
地政總署補充指,不會就投標者的出價作出揣測,實際上出價往往視乎種種因素,例如每幅用地對個別投標者的吸引力,投標者就市場情況、企業情況及發展策略作出的考慮等等。他又強調,適當時候考慮推出該啟德用地的安排。
區內商地 測量師降估值1成
項目於上周五截標(25日),地皮市場估值79億至95億元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.3萬至1.55萬元。不過有測量師估計,發展商出價或低於1萬元(即地價約61.2億元),故未達政府底價。
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指,項目發展規模大,而且資金回收期長,發展商考慮到未來現金流因素,所以計算出價與政府有落差,將會下調區內商業地估值約10%。他又指,今次流標屬個別事件,不會影響市場氣氛,希望政府未來計價更貼市。高力國際香港估價及諮詢服務主管鄭亥延認為,情況反映最近旅遊業發展減慢,發展商對酒店投資市場缺乏信心。

31 Jan 2019

經濟日報

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

新地113億 奪啟德跑道海景地王 每呎地價近1.74萬 1個月高28%

新地113億 奪啟德跑道海景地王


每呎地價近1.74萬 1個月高28%

 地產版 2019/01/24 


     


啟德跑道區首誕百億地王,新地(00016)以112.6億元奪啟德維港景靚地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.74萬元,區內1個月地價反彈28%,發展商預計投資額200億元,日後開售呎價達4.2萬元。

短期土地供應不足,政府接連推售啟德跑道區地皮,是次4C區3號住宅地上周五截標,收6標書,最終由新地以112.6億元投得啟德跑道區首幅百億地王。
按可建樓面64.86萬平方呎計,每呎樓面地價17,360元,較跑道區已批3幅內排住宅地樓面地價1.35萬至1.55萬元,高12至28%,與同系去年5月投得的1F區1號地近1.78萬元呎相近。而鄰近的譽.港灣近期二手呎價約1.85萬至2.14萬元,是次地皮「麵粉價」僅低6%。
日後開售呎價約4.2萬元
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,是次地皮為跑道上最優質住宅地,可盡覽維港至鯉魚門海景,料項目單位皆可望海景,會發展成臨海地標式豪宅,預計總投資200億元。
按發展商的投資總額計,扣除地價後,建築成本等約87.4億元,折合每平方呎建築成本約1.23萬元,計及發水,每平方呎投資額達2.8萬元,估計日後實用呎價約4.2萬元,比同區新盤龍譽呎價約2.3萬至3.1萬元多3至8成。萊坊則預期項目日後可賣逾3萬元呎。
樓市仍處調整,新地進取投地反映三大因素,包括地皮本身條件優越,且地契限定要提供部分非工業樓面,可塑性高,有潛力打造啟德版「海璇」的豪宅;而同系去年已投得一地,有利提升地皮價值及增協同效應。
新地近年斥615億增土儲
同時,新房策傾斜公營房屋供應,推動發展商積極增土地儲備,市區海景靚地「買少見少」,新地單計去年售出近3,400伙套現逾500億元,彈藥充足,而近一年多共斥逾615億元購地及補地價,當中涉及住宅樓面達820萬平方呎,估計可建逾1.2萬伙。

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

去年補地價261億 按年減35%

去年補地價261億 按年減35%


 地產版 2019/01/16 


     


去年私人補地價個案有所回落,全年計錄得261.47億元,按年跌35%。當中新地(00016)屯門小秀項目上季補地價17.3億元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4,990元。

憧憬公私營合作 放慢補價
市場憧憬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計劃推出,發展商在2018年的補地價步伐亦有所放慢,全年錄得261.47億元補地價,較2017年的400億元減少35%,若果除去當中181.84億元來自港鐵(00066)項目批地,實際補地價個案的金額不足80億元。
事實上,以住宅單位數目計算,政府亦估計2018至19年度的私人補地價供應僅2,360伙,較對上年度的15,240伙,大幅減少逾8成。
至於2018年第四季,地政總署批出14宗契約修訂及5宗換地個案,共涉168億元,屬有紀錄以來季度新高。主因是期內港鐵黃竹坑3期批地,達成補地價129.7億元協議,佔期內補地價金額77%。
近年陸續將農地補地價的新地,上季亦為與長實(01113)合作的屯門第55區小秀項目,以及上水古洞南項目補地價,合共涉22.7億元。
該小秀項目位於永泰(00369)旗下The Carmel旁,佔地約26.7萬平方呎,發展商補地價約17.3億元,將作私人住宅發展,可建樓面約34.7萬平方呎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4,990元,相較路勁(01098)、深圳控股(00604)在2017年中投得管翠路用地(每呎約6,700元),低出26%;但較The Carmel用地在2016年6月批出時,樓面地價3,343元,則高出49%。
至於另一個完成補地價的古洞南項目,位於天巒東面,佔地約40.4萬平方呎,補地價5.35億元,可建樓面16.2萬平方呎,樓面地價約3,308元呎,將興建90幢洋房,料作為天巒新一期項目。
另外,信置(00083)旗下青龍頭御天峰亦以6,591萬元補地價,項目原為12幢洋房作收租用途,兩年多前則獲批出建築圖則,將建7幢3層高洋房,總樓面近2萬方呎。

16 Jan 2019

經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