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

新地奪高鐵站商業地王 史上最貴總地價逾422億 樓面呎價1.3萬

新地奪高鐵站商業地王 史上最貴

總地價逾422億 樓面呎價1.3萬

西九高鐵站商業地王,由新地 (00016) 以逾422億元奪得,擊敗長實 (01113) 及信置 (00083) 等財團,成本港史上最貴地王,對香港前景投下信心一票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.3萬元,高於市場估值下限。

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指,集團對香港的前景一直充滿信心,由90年代的香港站國際金融中心(ifc)、2000年代的九龍站環球貿易廣場(ICC)到今天投得西九龍總站上蓋地皮,見證香港經濟蓬勃發展,今次投得的地皮將發展為全新地標性綜合商業項目,並與ICC發揮協同效應,媲美中環的ifc。

郭炳聯:擬邀投資者參與


郭炳聯又指,有意邀請其他長綫策略性投資者參與發展,為項目注入更豐富和多元化的資源與概念,相信項目落成後,會提供穩定而可觀的收入。

西九高鐵站商業地王在市場一片陰霾下招標,最終新地成功擊退長實 (01113) ,以及信置 (00083) 及九龍倉置業 (01997) 財團,以約422.3億元勇奪地王,項目可建總樓面面積逾316萬平方呎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3,345元,貼近市場估值下限,較5年前由恒地 (00012) 以每平方呎1.38萬元,投得的尖沙咀中間道商業地低出3%。

項目單是地價已經達422.3億元,打破去年5月同由新地投得的啟德第1F區1號商住地皮,地價251.6億元的紀錄,成為全港新地王。若果以同建築成本,估計總投資額將會達600億至700億元,將成為港歷來最大投資額的單一地產項目。

按多年前城規會批出的總綱發展藍圖,西九高鐵站商業地初步可興建3幢19至28層高商廈,當中辦公室樓面約285萬平方呎,另外基座設31萬平方呎的零售商場,總樓面達316萬平方呎。

新地近年看好樓市,集團及系內公司在近兩年斥接近千億元在港投地,包攬多幅地王,包括上述啟德第1F區1號地皮。

萊坊:中標價屬合理水平

萊坊執行董事兼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認為,中標價比預期略低,但屬合理水平,因反映這幅地發展規模大及資金回收期長。中標財團有意邀請其他長綫策略性投資者參與發展,估計會是大型的港資及中資發展商機會較大,基金類的機會較少,因基金多要退場及投資回報問題。

高力國際資本市場副常務董事胡孝直估計,無疑未來商廈供應增加,2022至2023年亦是高峰,而是次新地投得商業地,勝在分為3幢,日後可分階段落成,亦可把全幢租予單一大機構,頗為靈活,料落成後呎租可突破100元。至於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則認為,由於商廈市道變數多,現難測日後租金水平,但相信可與同系環球貿易廣場相比。他預計,日後項目可吸引中環客人搬遷,故前景甚佳。

作者:余敏欽

28 Nov 2019

經濟日報



2019年7月24日 星期三

3因素地價回落 樓價可下調?

3因素地價回落 樓價可下調?

3因素地價回落 樓價可下調?

 地產版 2019/07/25 

地價回落,可歸納3點分析:包括社會爭議、地皮質素、以及樓價走勢3項因素。
由嘉華(00173)、會德豐地產夥拍、中國海外(00688)財團,以127.4億元再下一城,投得啟德4A區1號跑道區住宅地皮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1,842元,較比鄰同系3月投得地皮(後排),地價4個月跌13.6%,創跑道區住宅地新低,亦屬啟德新發展區近兩年半新低。
由於該地須附設興建多項政府設施,包括一間安老院舍和幼兒中心,涉及可建樓面面積不少於31,894平方呎,佔總樓面面積約3%。項目總樓面面積約1,075,840平方呎,扣除31,894平方呎政府設施後,實質可建住宅樓面面積約1,043,856平方呎,即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1.22萬元,比較3月同於後排的用地,地價亦回落逾1成。

百億地皮不乏 出價顯審慎

從3點分析地價回落原因。首先,近日社會爆發連串爭議,大型示威、遊行不斷發生,影響投資、置業情緒,觀望氣氛異常濃厚,面對啟德地皮過百億元的投資,發展商出價亦顯得審慎,標價相對早前旺市時保守,可以理解。

其次,啟德跑道區將提供逾10幅住宅地,先後批出8幅,當中不乏百億地皮,投資額動輒200億元,而多家大型發展商如新地(00016)等,已先後進駐跑道區,取得貴重地段用地,由於投資額龐大,財團出價亦難免顯得審慎,而以財團形式可分擔高昂投資額風險,出價亦可稍為進取,故今次最終由唯一入標財團奪標。

最後,住宅樓價在月前破頂後,高位反覆回調,市場充斥多項不明朗因素,如中美貿易戰、環球股市波動、本地政治風波等,無疑對本港樓市添隱憂。觀乎近月樓價走勢,住宅樓價於6月底突破歷史新高後,在反修例風波下,連跌兩周,新盤紛以貼市價推,個別更出現減價情況,預視樓價仍會下調。

另外,區內代理指出,啟德地價回落暫時未對同區二手樓市構成衝擊,市場僅錄零星減價,例如峻弦3座高層E室,實用面積748平方呎,原叫價1,300萬元,昨日減至1,150萬元求售,較銀行估價1,223萬元稍低。


25 July 2019


經濟日報





啟德地呎價11842 兩年半新低

啟德地呎價11842 兩年半新低


嘉華會德豐中海外127.4億奪地 攻兩三房戶

 地產版 2019/07/25 


反修例風波後,啟德批出第二幅住宅地,由嘉華(00173)夥會德豐地產及中國海外(00688)財團,以逾127億元投得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1,842元,4個月跌13.6%,重返該區兩年半前水平。

6月份發生反修例風波,續影響社會投資氣氛,繼上月啟德跑道區前排海景地以地價1個月回落8%批出後,第二幅4A區1號住宅地在上周五(19日)截標,僅收4份標書創區內最少。地政總署昨公布,該地由嘉華、會德豐地產及中國海外合資奪得,中標價近127.4億元,低於市場預期約130億元下限,但仍屬跑道區地皮次高。
若以地皮最高可建樓面107.6萬呎計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1.18萬元,地價重返由嘉華於2016年12月投得啟德1K區2號地(即嘉峯匯)、約兩年半前的水平。


目前啟德跑道區已批出8幅住宅地,包括4幅同位於後排的4B區用地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為1.37萬元至1.55萬元,是次地皮地價低出約14%至24%。而相較於前排的3幅4C區1至3號地皮,樓面地價1.74萬至1.96萬元,前、後排地價差幅增至約3至4成不等。

梁志堅:反修例事件影響出價

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表示,近期反修例事件,的確對集團出價有影響,雖然成交呎價較同系投得同區地皮較低,但造價仍算合理,個人對社會氣氛也有擔憂。

不過他續說,做生意有一定風險,即使近期社會氣氛不穩,集團賣樓後需繼續投地以補充土儲,按市況出價,建議政府積極覓地,包括合作發展新界地皮。而整個項目總投資額至少200億元,計劃打造2至3房單位為主,亦會提供1房單位。

另外,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溫偉明指,項目地理位置優越,大部分單位可享東九龍商業區海景及大都會景致,政府在區內投放逾千億元等沙中綫配套設施,仍看好區內前景。

高力:反映對樓市前景變審慎

高力國際香港估價及諮詢服務高級助理董事馮禮賢認為,地價回落可反映發展商對樓市前景變得審慎。

若以總投資額為200億元、每平方呎建築成本約6,136元計算,連地價及10%發水樓面,每平方呎投資額約1.69萬元,加上利潤及8成實用率推算,日後推售實用呎價將逾2.5萬元,與嘉匯一手呎價約2.1萬至3.4萬元相若,但比入伙近2年的啟德1號二手呎價約2.4萬元則高約5%。

25 July 2019 經濟日報



經濟日報 今次用地為會德豐合組財團在跑道區第4幅住宅地,計及中海外投得4B區2號地皮,兩家財團合作取得跑道區後排4幅相連住宅地。至於嘉華則為首度投得跑道區地皮。

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

灣仔舊樓遭申請強拍值 1.5億

灣仔舊樓遭申請強拍值 1.5億

土地審裁處收到今年第6宗強制拍賣申請,涉及灣仔莊士敦道189號及譚臣道110號舊樓,佔地約1466方呎,由安億企業有限公司和Joyful Harvest Enterprises Limited聯合提出,其中安億企業的董事為譚嘉成,兩家公司合共持有上址93.75%業權,僅餘1個單位未能成功收購。測量師估算,該物業市值約1.5087億元。

20.Mar 2019

2019年3月18日 星期一

南區赫蘭道屋地售出 市值20億 料樓面呎價8.9萬 豪宅成交今年最大宗

南區赫蘭道屋地售出 市值20億


料樓面呎價8.9萬 豪宅成交今年最大宗

 地產版 2019/03/19 


市場消息指,由友邦保險(01299)長期持有作收租用途的南區赫蘭道8號屋地,已成功標售,以物業市值約20億元計算,料樓面地價達8.9萬元,以金額計為今年最大宗豪宅成交。

樓市最近漸趨熾熱,中小型單位接連錄得高價成交,情況開始蔓延至超級豪宅市場。由友邦保險持有的南區赫蘭道8號屋地,早前推出市場招標,消息指,物業日前已成功標售,物業市值約20億元,相信今次交易為今年最大宗豪宅買賣。
可建樓面22369呎 景觀無遮擋
資料顯示,物業現劃為住宅(丙類)用途,地盤面積29,825平方呎,以地積比率0.75倍計算,可建樓面22,369平方呎,而物業現時樓面則約22,103平方呎。以招標市值20億元計算,今次易手成交呎價高見約8.9萬元。赫蘭道8號位於該條街道的盡頭,景觀無遮擋,相當開揚,主要為南灣及舂坎灣一帶的景色,十分優美。
據資料顯示,赫蘭道8號於1978年落成,為一幢3層高的分層式住宅,共有9個單位,一直由友邦保險持有,並作長綫收租用途,估計今次買家購入日後將會拆卸重建。物業早於1985年以2,016.7萬元購入,持貨34年,賺幅逼近100倍。同一條街道的9、10號,同樣由友邦持有並一直作收租用。
同區赫蘭道12號 前年6億易手
赫蘭道為南區最貴重的街道之一,由於街道的物業不多,故成交亦較為稀疏,上一宗成交已於17年年初落錄得,當時12號洋房以6億元易手,成交呎價約7.6萬元。赫蘭道雖然物業不多,但亦有名人擇居,金利豐(01031)行政總裁朱李月華及其丈夫朱沃裕,於2016年以10.2億元購入2號獨立屋地,地盤面積22,438平方呎,可建樓面16,829平方呎,可建樓面地價約6萬元。
早前樓市調整,豪宅市場的交易氣氛亦受到影響,尤其獨立屋地的買賣更少,較為矚目的交易已追溯至去年年底,由內企嘉年華(00996)以18億元沽出南區壽山村道獨立屋地。最近樓市氣氛逐步好轉,過億元豪宅買賣亦逐漸轉活,隨着今次赫蘭道一幅貴重屋地售出,或會進一步刺激頂級豪宅的買賣氣氛,連帶造價亦有望受到帶動。


19 Mar 2019


經濟日報

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

山頂文輝道地 流標重推估值降

山頂文輝道地 流標重推估值降

山頂文輝道地 流標重推估值降

 地產版 2019/03/08 

去年最矚目的準地王山頂文輝道地皮,最終流標收場,地皮滾存至下年度賣地計劃內,惟估值已經大幅下調,最新估值約182億至270億元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4.5萬至6.7萬元。
可建樓面40萬呎 區內罕有
前身是高級公務員宿舍的文輝道地皮,在去年獲納入賣地表內,由於位處昂貴的山頂豪宅地段,加上可建樓面達40.4萬平方呎,屬於區內罕有大型地皮。
近年發展商在山頂、南區推出的新盤,均傾向發展面積較大的單位,例如會德豐地產、南豐旗下山頂MOUNT NICHOLSON的分層單位設計,單位面積達逾4,000平方呎。按此推算,文輝道項目預計可興建約100伙。
地皮在去年招標時,估值曾經一度達243億至485億元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6萬至12萬元,挑戰全港地王寶座。
雖然地皮獲5間財團入標,但最終因未達底價而流標,所以滾存在下年度賣地計劃,等候推出。
估價曾達485億 挑戰地王寶座
經過這次流標之後,市場已經下調地皮估值,最新為182億至270億元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4.5萬至6.7萬元,但仍有機會刷新2007年時,新地(00016)以每平方呎4.2萬元,投得同區加列山道地皮的紀錄,創住宅地樓面呎價新高。
山頂區二手成交較少,新地旗下TWELVE PEAKS在去年售出6幢洋房,實用呎價介乎11萬至13.7萬元。
山頂屬於豪宅住宅區,購物消費最近須到山頂廣場,但區內亦有一所私家醫院以及不少國際學校。(系列五)


8 Mar 2019


經濟日報

元朗大旗嶺地今截標 估值約2.3億

元朗大旗嶺地今截標 估值約2.3億


 地產版 2019/03/08 


元朗大旗嶺小型住宅地今截標,可建樓面僅4.2萬平方呎,由於地皮沒有車路可達及須拆除現有建築物等多種發展限制,料影響發展商出價,市場估值約1.5億至2.3億元。

該地前身為停辦的嶺文學校,佔地約1.2萬平方呎,發展商須負責現有建築物,鋪設公共行人通道外,地皮亦欠缺車路前往,鄰近有機會涉及溶洞等,影響地皮吸引力。綜合業界估值,該地介乎1.5億至2.3億元,每呎樓面估值約3,500至5,500元,料投標反應一般。

8 Mar 2019

經濟日報

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

渣甸山公僕宿舍地 估值23億

渣甸山公僕宿舍地 估值23億


 地產版 2019/03/06 


政府擁有不少高級公務員宿舍,轉作住宅用地出售,包括納入下年度賣地表的渣甸山大坑道地皮,可建樓面約12.9萬平方呎,估值最高23.2億元,每呎樓面地價1.8萬元。

大坑道135號 部分單位曾招租
政府近年為善用土地資源,故此陸續將空置或使用率較低的高級公務員宿舍出售。這些宿舍部分佔據豪宅地段,以住宅地形式出售均成貴重用地。
大坑道135號用地現時便屬於1幢公務員宿舍,過往產業署曾將部分單位招租,包括一個實用面積2,132平方呎的單位,月租約5.86萬元,實用呎租僅27元。
可建樓面13萬呎 約130單位
地皮佔地約4.3萬平方呎,屬於「住宅(乙類)」用途,以地積比率3倍計算,可建樓面約12.9萬平方呎,約130個單位。不過按照規劃大綱所指,地皮亦可以按照現時建築物樓面重建,故此最終可建樓面或更大。
區內二手樓齡較高,例如樓齡33年的嘉雲臺,近期呎價2.7萬至4萬元,而洋房屋苑如渣甸臺呎價更達7.7萬元。至於新盤方面,資本策略(00497)旗下尚家生活,與泛海(00129)及高富諾合作發展皇第,提供16伙分層單位,實用面積約2,800至7,000平方呎。市場估計,入場費約3億元起。
區內豪宅受歡迎,故此測量師普遍對大坑道用地估值樂觀,估值19.3億至23.2億元,樓面地價1.5萬至1.8萬元。
另外,渣甸山亦是傳統豪宅地段,區內配套有網球場、公園、社區中心等社區設施,亦有一所法國國際學校,以及購物中心。(系列三)

6 Mar 2019

經濟日報

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

靚地仍流標 成也位置敗也位置?

靚地仍流標 成也位置敗也位置?


 地產版 2019/01/31 


     


啟德首幅跑道區商業/酒店地,雖然屬臨海地段,但最終仍流標收場。分析流標背後兩大原因,包括郵輪碼頭一帶的酒店發展未成形,加上地皮投資額大、回報期長。

啟德第4C區5號地皮的流標,可以說是「成也位置,敗也位置」,雖然地皮屬於臨海地段,擁有景觀優勢,但同時跑道區的位置亦遠離啟德區的交通及商業配套,作為辦公室或零售發展亦不太便利。
至於地皮賣地章程規定,在總樓面面積61.2萬平方呎之中,至少3成或18.4萬平方呎須作酒店樓面,酒店比例最多更可達一半或涉30.6萬平方呎,可見地皮酒店元素不低。
碼頭發展滯後 影響出價
雖然地皮鄰近啟德郵輪碼頭,本來可以配合旅遊業發展,但可惜的是郵輪碼頭多年來發展滯後,如審計署便曾批評郵輪碼頭停靠率低,甚至有指碼頭商業的出租率頗低,均可見郵輪碼頭的發展仍未成熟,發展商憂慮成為「開荒牛」,故此投地時出價亦較為保守。
其次,第4C區5號地皮市場估值達79億至95億元,屬於過百億元的投資,發展商競投的出價固然會較為審慎,加上賣地條款設有多個限制,包括禁止分拆出售,換句話,發展商無法短期內拆售商業樓面,以達至資金回籠。
投資成本高 回報期料長
而另一方面,地契規定至少3成樓面作酒店發展,但酒店營運成本高,發展商要達至項目回報,所需要的時間亦會更長,亦將會影響到其投地的出價較為審慎。

撰文 : 余敏欽

31 Jan 2019

經濟日報

啟德跑道商地流標 9標書未到價

啟德跑道商地流標 9標書未到價


財團質疑高地價政策 政府:不就出價揣測

 地產版 2019/01/31 


     


啟德跑道區首幅商業地流標,9份標書全部標價未達政府底價而收回,為1995年後24年來首幅流標政府商業地。有入標財團質疑政府高地價政策,而測量師下調區內商業地估值10%。

第4C區5號屬臨海商業及酒店地,位於跑道區末端、比鄰郵輪碼頭,屬跑道區首幅推出的商業/酒店地,可建樓面61.2萬平方呎計,規劃最少3成、最多一半樓面須作酒店發展,預計可提供340至570間客房。
項目上周五(25日)截標,並接獲9份標書,包括新地(00016)、長實(01113)、嘉華國際(00173)、信置(00083)、九龍倉置業(01997)、鷹君(00041)、建灝、遠展(00035)、及利福(01212),全部獨資入標。
政府商業地流標 24年首幅
雖然地政總署昨日公布,因為9份標書標價均未達政府底價,故此不會出售該地皮,成為自1995年九龍灣常怡道工商業用地後,近24年首幅流標的政府工商業用地。
有份入標的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指:「項目有多達9組財團入標競投,無理由均不到價。」認為流標是政府高地價政策所致。他強調,集團按照市價出價,亦希望政府能跟貼市價去計數。
至於另一家入標財團嘉華國際,集團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經理(香港地產)溫偉明則指,流標反映發展商與政府的看法有落差。他認為,地皮屬於優質地皮,商業發展需時,如郵輪碼頭發展多年,但客運量及商業發展仍在初步階段,因此發展商對投資回報期的估算,卻與政府有落差。
地政總署補充指,不會就投標者的出價作出揣測,實際上出價往往視乎種種因素,例如每幅用地對個別投標者的吸引力,投標者就市場情況、企業情況及發展策略作出的考慮等等。他又強調,適當時候考慮推出該啟德用地的安排。
區內商地 測量師降估值1成
項目於上周五截標(25日),地皮市場估值79億至95億元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.3萬至1.55萬元。不過有測量師估計,發展商出價或低於1萬元(即地價約61.2億元),故未達政府底價。
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指,項目發展規模大,而且資金回收期長,發展商考慮到未來現金流因素,所以計算出價與政府有落差,將會下調區內商業地估值約10%。他又指,今次流標屬個別事件,不會影響市場氣氛,希望政府未來計價更貼市。高力國際香港估價及諮詢服務主管鄭亥延認為,情況反映最近旅遊業發展減慢,發展商對酒店投資市場缺乏信心。

31 Jan 2019

經濟日報

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

新地113億 奪啟德跑道海景地王 每呎地價近1.74萬 1個月高28%

新地113億 奪啟德跑道海景地王


每呎地價近1.74萬 1個月高28%

 地產版 2019/01/24 


     


啟德跑道區首誕百億地王,新地(00016)以112.6億元奪啟德維港景靚地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.74萬元,區內1個月地價反彈28%,發展商預計投資額200億元,日後開售呎價達4.2萬元。

短期土地供應不足,政府接連推售啟德跑道區地皮,是次4C區3號住宅地上周五截標,收6標書,最終由新地以112.6億元投得啟德跑道區首幅百億地王。
按可建樓面64.86萬平方呎計,每呎樓面地價17,360元,較跑道區已批3幅內排住宅地樓面地價1.35萬至1.55萬元,高12至28%,與同系去年5月投得的1F區1號地近1.78萬元呎相近。而鄰近的譽.港灣近期二手呎價約1.85萬至2.14萬元,是次地皮「麵粉價」僅低6%。
日後開售呎價約4.2萬元
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,是次地皮為跑道上最優質住宅地,可盡覽維港至鯉魚門海景,料項目單位皆可望海景,會發展成臨海地標式豪宅,預計總投資200億元。
按發展商的投資總額計,扣除地價後,建築成本等約87.4億元,折合每平方呎建築成本約1.23萬元,計及發水,每平方呎投資額達2.8萬元,估計日後實用呎價約4.2萬元,比同區新盤龍譽呎價約2.3萬至3.1萬元多3至8成。萊坊則預期項目日後可賣逾3萬元呎。
樓市仍處調整,新地進取投地反映三大因素,包括地皮本身條件優越,且地契限定要提供部分非工業樓面,可塑性高,有潛力打造啟德版「海璇」的豪宅;而同系去年已投得一地,有利提升地皮價值及增協同效應。
新地近年斥615億增土儲
同時,新房策傾斜公營房屋供應,推動發展商積極增土地儲備,市區海景靚地「買少見少」,新地單計去年售出近3,400伙套現逾500億元,彈藥充足,而近一年多共斥逾615億元購地及補地價,當中涉及住宅樓面達820萬平方呎,估計可建逾1.2萬伙。

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

去年補地價261億 按年減35%

去年補地價261億 按年減35%


 地產版 2019/01/16 


     


去年私人補地價個案有所回落,全年計錄得261.47億元,按年跌35%。當中新地(00016)屯門小秀項目上季補地價17.3億元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4,990元。

憧憬公私營合作 放慢補價
市場憧憬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計劃推出,發展商在2018年的補地價步伐亦有所放慢,全年錄得261.47億元補地價,較2017年的400億元減少35%,若果除去當中181.84億元來自港鐵(00066)項目批地,實際補地價個案的金額不足80億元。
事實上,以住宅單位數目計算,政府亦估計2018至19年度的私人補地價供應僅2,360伙,較對上年度的15,240伙,大幅減少逾8成。
至於2018年第四季,地政總署批出14宗契約修訂及5宗換地個案,共涉168億元,屬有紀錄以來季度新高。主因是期內港鐵黃竹坑3期批地,達成補地價129.7億元協議,佔期內補地價金額77%。
近年陸續將農地補地價的新地,上季亦為與長實(01113)合作的屯門第55區小秀項目,以及上水古洞南項目補地價,合共涉22.7億元。
該小秀項目位於永泰(00369)旗下The Carmel旁,佔地約26.7萬平方呎,發展商補地價約17.3億元,將作私人住宅發展,可建樓面約34.7萬平方呎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4,990元,相較路勁(01098)、深圳控股(00604)在2017年中投得管翠路用地(每呎約6,700元),低出26%;但較The Carmel用地在2016年6月批出時,樓面地價3,343元,則高出49%。
至於另一個完成補地價的古洞南項目,位於天巒東面,佔地約40.4萬平方呎,補地價5.35億元,可建樓面16.2萬平方呎,樓面地價約3,308元呎,將興建90幢洋房,料作為天巒新一期項目。
另外,信置(00083)旗下青龍頭御天峰亦以6,591萬元補地價,項目原為12幢洋房作收租用途,兩年多前則獲批出建築圖則,將建7幢3層高洋房,總樓面近2萬方呎。

16 Jan 2019

經濟日報